close

壹ˋ書名以及出版資料:

  《歷史激流:楊寬自傳》,作者楊寬,出版大塊文化,200581

要點摘錄

       《歷史激流:楊寬自傳》,作者楊寬,可說是中國當代史學的重鎮之一也是中國博物館界的的先行者。一九四六年中日戰後出任上海博物館館長,主持復館工作,並兼任光華大學歷史系教授,一九五二年,任復原完成的上海博物館館長,羿年兼任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一九六0年轉任參與籌設的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一九七0專任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至一九八四年退休。

 

 楊寬著作等身,其重要著作有《戰國史》、《中國治鐵技術發展史》、《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中國古代都城史研究》、《西周史》、《中國上古史導論》等,生平發表論文兩百三十餘篇,曾參與修訂《辭海》古代史條目、編繪《中國歷代地圖集先秦部份》、標點《二十四史》之《宋史》工作,可說是譽滿國際漢學界。

 

楊寬一九一四年出生於人稱上海[魚米之鄉]的江蘇省青浦縣白鶴江鎮,父親是中醫師,一九二四年九月發生齊盧戰爭,楊家人在躲避軍閥後返回家園,赫然發現為早有準備的土匪洗劫一空。在亂世的大歷史下,沒有可以成為桃花源的小角落,這次經驗讓安分守己的楊寬的父母親十分感歎,「儘管這樣謹守家門,克勤克儉,還是困難重重。因為不暸解外面形勢的變化,缺乏應變這種變化的才能,才造成這樣的大損失。」「因此他們覺得送子女到外地求學,培養好下一代是十分重要的。」沒想到因此培養出一代史學大師。

 

    楊寬在一九一九年秋天進入家鄉的小學,當時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結束,由於家鄉接近上海,得風氣之先,已經創立新式小學堂:鶴溪小學。鶴溪國小校長就是楊寬的伯父,楊寬在自傳中描述,當時新式小學課程有國文、算術、修身、常識、音樂、圖畫、體操,到高級小學加設英文課程,所用教科書多數是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在新舊學制轉變之際,初級小學國文課是白話文,高級小學的國文課,改讀古文,選讀戰國諸子的寓言故事和唐宋以來的名家短篇古文。

                         

    由於楊寬進入小學時正逢新舊教育交替之時,因為鶴溪國小教授古文的老教師是很出色,講究古文寫作筆法,重視朗誦還要求學生熟背古文,從彼時起養成楊寬愛讀名家古文,重視練習古文的習慣,這也奠定楊寬用古文寫作的基礎,這樣的習慣他延續到中學和大學。楊寬早期發表的學術論文都是古文寫成,一九三八年初定稿,發表在《古史辨》第七冊的〈中國上古史導論〉,長達三百四十頁,用古文寫成。當時多數雜誌的學術論文已是白話文,《古史辨》所收編的論文,也多數以白話文寫作。令當時不認識楊寬的人以為是位年老教授所作,沒想到他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

 

    

   出生於[魚米之鄉]的江蘇省青浦縣白鶴江鎮幼年的楊寬,幼年喜歡看農家耕作與農業生產工具的過程並愛聽青浦田歌,當時他沒想過要「研究」,只覺得「有趣」,但童年時留下深刻印象的農業生產工具、技術和生產過程的知識,沒想到對於後來進行古代史研究有一定用處,楊寬在高級小學學習時間,自己在摸索中得出一條經驗:「凡是經我自己思考和整理而成為系統的知識,容易使自己掌握;如果後來發現自己整理的系統有什麼錯誤,往往可以得到自己的認識。因此我不但要把書本上讀到的知識系統化,也還想把看到的知識系統化。這是出於楊寬童年的一種如飢似渴的求知欲望。」,而沒想到這個蹲在田埂旁觀看犁田的小孩,將來會因此寫出許多考證古代農具,研究中國古代冶鐵技術,成為享譽國際中國古代史學家呢?

 

    楊寬小學畢業後初中考上蘇州省立第一師範,前身是江蘇師範學堂,清代稱為紫陽書院。讀了一年後,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勝利,新政府成立,學校改組,省立第一師範和省立第二中學合併稱為省立蘇州中學,初中部取消師範科,楊寬被編入初中二年級,這段時間,楊寬說,雖然只是中學生,但是在一生歷史上卻只是重要的關鍵時刻,因為此時正當[五四運動]之後,新文化運動正蓬勃發展,學術界出現群星燦爛,一時名氣輩出,名著如林,到處傳誦,而蘇州中學也正好處於黃金時期。

      在蘇州求學時期,舊書店成為楊寬重要知識來源之一,以他家中經濟狀況不可能擁有太多買書費,但是勤跑舊書店讓他發現不少需要的古書。而蘇州中學最大收獲就是增加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認識並提高對鑽研中國文化藝術和史學方面的興趣。

 

  高中時期,當時蘇州中學校長是曾留學美國,做過北平師範大學校長的汪懋祖,多方聘請著名學者擔任教師或來校演講,當時的老師有錢穆、漢語專家呂淑湘和歷史學家楊人楩。當時曾聘請來作學術演講的學者有章太炎、胡適、顧頡剛、張其昀、歐陽予倩等。這對開拓中學生的視野是有多麼大的幫助。

 

  高中時代初步向學術領域摸索,楊寬把課餘時間一半放在閱讀學術著作上,一半放在進行學術研究和寫作,當時讀書重點,放在先秦思想史和中國古代史兩方面。先秦受孫詒讓、胡適、和梁啟超影響最大。而墨子和墨經是楊寬少年時期第一次進行系統研究的對象止於初中一年級,其早慧也令吾輩驚嘆。他在高中時將其論文投稿至《燕京學報》,不料顧頡剛卻因遲疑而扣住。五四運動之後,一九二0年到一九三三年,有關古代史三次令人囑目大辯論,為了明辯這場辯論是非,楊寬曾細讀雙方所發表的文章,比較他們所題的理由與證據,試圖從中學習論證方法並加強研究古史能力。

 

 

一九三二年楊寬從蘇州中學畢業考進私立光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把研究和寫作重點放在《墨子》這本書上,因有感於當時《墨子》研究越來越不成話因而寫成<墨經非本於印度辨>一文投寄於上海南京出版的《大陸雜誌》,成為其第一次在學術刊物發表的文章。該年楊寬一連發表墨學的文章七篇引起學界重視,並被家鄉視為新秀才。

 

一九三五年,楊寬大四期間就開始參與[上海市博物館]的草創,一九三七開館,然而開放半年多就遇到日本侵華,上海博物館解散,此時,楊寬也奉父母之命結婚。婚後獲鄭師許推薦到廣東任教,三八年回上海租界從事教學與研究並兩度進入蘇北北部游擊區工作,但因區內國共內戰激烈,楊寬感到失望因而止步。三年都在家鄉隱居進行研究,並編輯戰國二百四十年史料。

 

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楊寬赴上海找尋失落文物,準備恢復上海市博物館,不料當復原工作上軌道時卻引來國民黨官員覬覦,一九四八年國共內戰激烈楊寬卻因扣住一批出口珍貴文物引起風波被人寄子彈恐怖。一九四九年上海解放,從沒想過新世紀的中國,以為面對的竟是一場又一場的激烈政治運動鬥爭。

 

楊寬在回憶錄中用多篇幅敘述五十年代被捲進政治運動中的經歷,尤其是在文革中的經歷,被逼離開上海博物館,文革開始,楊寬也難逃被整肅命運被關進牛棚,受盡侮辱和虐待,待遇還不如乳牛。

 

一九七0年楊寬被從五七幹校借調上海復旦大學,一面工作一面參加運動。文革波谷時期並與郭沫若做了[文化大革命]中唯一一次學術討論。[批林批孔]時期並被逼硬著頭皮寫作批孔文章。

縱使熬過種種不成人形的批鬥,楊寬晚年還遭受妻子去世,三個兒子的背叛、欺騙,只得脫離父子關係,連家都不成家,令人感嘆。

幸虧老天有眼,楊寬與奇女子陳荷靜醫師結婚並移居美國之後,並因緣際會信奉天主教,楊寬才得到好久不見的寧靜環境與自由的空間。

 

   讀後心得:楊寬這本回憶錄出版據楊寬後記是由於日本史學界前輩西嶋定生建議,而開始寫作,楊寬出生於一九一四年民初活動迄今,其自傳對於其出身背景,自小的成長過程以及學習與創作生涯均有詳細的敘述,其題材可說是豐富。透過本書讀者得以一窺這位早慧的史學家的最初的一面,其治學的歷程、方法、與思惟。

楊寬在自傳中對民初史學界發展、文化革命多有著墨,尤其文革時間,以往國內外著作,政治人物文革回憶錄多有記錄。楊寬在自序中指出,他作為一位史學工作者,「有責任記載、敘述、分析和評論那段反智的、半瘋狂的歷史,總結這史無前例的慘痛教訓。我們應該牢牢記住,並且告訴來者。」楊寬以他史學者的觀點詳實描述中國解放以後的諸多運動,多數人對中國歷次運動前因後果及其經歷真相幾乎諱莫如深,我們自本書中可一窺彼時的狀況。

 

 

政治常左右學術,更遮蔽了近代學術史的發展,楊寬在主持上海博物館中從來沒有任用一個國民黨員也沒任用共產黨員,並力抗國共兩黨的無良官員試圖伸進的魔手,在驚濤駭浪的政治活動中,他力保同仁不要受到牽連。那段歷經政治運動、文化大革命的經過,大陸曾有意出版,但必須修改其中敏感部分,楊寬不允,堅持原貌,因此沒有機會出版簡體版自傳,而能讓我們見到誠實的敘述,此點楊寬身為史學家的自許與堅持,其風骨令人感佩。另外我們也自歷次運動中楊寬的自保與保人所投入箇中的心血,瞭解到這位史學者應變的一面。例如楊寬信教的一章,楊寬在後記中提到十年前的自傳並沒有將受洗成天主教徒之事寫出,因為當時中國大陸出版事業管制很緊,那時他尚有如《西周史》《戰國史》等系列著作尚待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也可見識到這位史學者為與不為應變的一面。

 

在本書我們也可見到那個世代中國讀書人的悲哀,楊寬在出版後記中指出,五十年代不斷被捲進政治運動中,一生最好時光和精力被損耗了,原有闡明中國文化的歷史傳統的志願就沒有能夠全部完成,這不僅是他一個人如此,所有大陸上學者都是如此因此埋沒很許許多多人才,這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上不能補救的大損失,誠然令人感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川三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