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族中排行老么,這種位階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兄姐都會讓您、護您,壞處是獨立作業能力很弱,造成從小時開始就想的很多,實踐力卻不夠,可說是知易行難的寫照。
這些慣性也造成我求學或仕事上停滯不前的主因。比如說要出國唸書卻迷戀家人親友的溫情因而怠忽。或是原本要在外地會社就職卻打退堂鼓。

芳川三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半年不見的高校死黨弘偉,幾天前來電暑中見舞一番,當晚就帶南加前去弘偉家回禮,沒想到竟品嚐到其夫人自南投信義買回的愛玉。該愛玉係其夫人美芬用手搓揉,輔以黑糖佐味,令人驚艷也勾起我在景美夜市旁吃愛玉冰美好的回憶。

由於意猶未盡,昨日又約同更多親友前去陳邸品嚐,美芬面臨我們這票吃好倒相報的食客也熱情相待。結果我們除了愛玉之外,把人家為聖帕來襲準備的存糧也席捲一空。

芳川三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芳川三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ˋ前言       

芳川三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中華帝國士紳在歷代是一獨特的社會集團,具有人們所公認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等特權,紳士階層高踞無數平民與賤民之上,支配中國民間的社會經濟生活,政府官吏也都出自這一階層,政府透過科舉制也牢牢掌握這個集團。中國的紳士集團顏色鮮明,以往許多西方著述都描述過中國士紳,諸如張仲禮、沃納、馬克斯.韋柏等以往均有所著墨。台灣島內的士紳據蔡淵在其清代台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的轉變>中之研究,社會文教發達,參加科考人士增多,因此社會領導階層也由早期豪強型領導人物,轉變為紳士型領導為主。吳文星在日據時期領導階層之研究>一文1895年馬關條約割台後,不少台灣仕紳返回閩粵原鄉,士紳內渡比例達二分之一,貢生、舉人、進士等上層士紳絕大多數內渡。不過很多台籍仕紳失掉舞台後,出現水土不服,調適不良的狀況,然而有些仕紳卻在原鄉利用其仕紳身分優勢,重新找到舞台發光發熱。乙末領導台灣民主國抗日的邱逢甲就是一例,這位原本是台籍一流仕紳的進士,卻因為抗旨獨立抗日,違背清朝國策,返回原鄉後遭冷凍對待。丘逢甲是原鄉廣東鎮平的客家人,客家人一向有世道不行則就入山耕作自保文教的傳統。一位原本對祖國愚忠卻失掉戰場的失意進士-邱逢甲,在絕意仕途後如何藉其士紳身分以及利用宗族族產在閩粵各地興學,創建新學堂引進新知識、新思維在閩粵一帶培養出不少革命志士,對原本效忠的帝國造成重創其作為以及思惟的改變是本文想要探討研究的重點。

芳川三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跟一位兄長聊天
多時不見

芳川三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知道是晚餐竟然去裕毛屋買便當解決
還是秋萍搭高鐵

芳川三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接獲教召令
參加芳川家2007團隊精神演習in EC活動後先行返台

芳川三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芳川三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F大大學院的同期,盛暑時刻,分別在中國內地以及本島的某處博物館奮鬥的當兒,本人也揹起行囊學著我私淑的人類學大前輩鹿野忠雄樣的帽子裝扮,到南島去了。
台灣前輩文學家鍾理和的名作原鄉人有這麼一句話-[原鄉人的血要返回原鄉,才會停止沸騰。]我的父樣青春光輝時期在南方渡過。他對南方有想望啊!我也是,夏天沒有到南島,我熱血無法停止沸騰。
吾師是中國水下考古可數的先趨人物,在南方海底我也努力想學課堂上那些中國考古人員在西沙南沙海底找尋古瓷的身影,不過想像實在與現實落差太大,差不多的海象與海域,最後只有熱帶魚對您訕笑。最窘的是當人在四米下的海域搜索的當兒,鼻子卻癢了起來,打了個大噴涕,原本還想停留,唯恐氧氣罩出問題,趕快比出往上手勢。

芳川三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